跳至內容

和平使者

Peacemaker

暴力、荒謬與真誠的完美混種

《和平使者》(Peacemaker)作為DC擴展宇宙(DCEU)的首部影集,由詹姆斯·岡恩(James Gunn)編導,延續《自殺突擊隊:集結》的風格,卻以更狂野、更情感化的方式殺出重圍。

1. 詹姆斯·岡恩的「惡趣味」與「真誠」平衡

  • 暴力 + 黑色幽默:岡恩擅長將極端暴力(如和平使者用頭盔鋸人)與無厘頭笑話(如「你願意為了任務吃一坨屎嗎?」)結合,創造出既血腥又搞怪的獨特風格。
  • 角色深度藏在荒誕之下:和平使者表面是個滿嘴種族歧視、戴著可笑頭盔的肌肉男,但影集揭露他的童年創傷(父親是殘酷的白人至上主義者),讓觀眾在笑罵中逐漸同情他。


2. 反英雄主角的「矛盾性」

  • 「我珍視和平,不管要殺多少男人、女人或小孩」:和平使者自詡為「和平的守護者」,卻用最暴力手段達成目的,這種極端矛盾成為角色魅力核心。
  • 從工具人到自我救贖:他在《自殺突擊隊》只是阿曼達·華勒的棋子,但在影集中被迫面對自己的罪惡,最終選擇反抗父親的極端思想,完成角色弧光。 

3. 配角群像:怪胎團隊的化學反應

  • 「蝴蝶計畫」小隊: 

     每個配角都有鮮明個性,如: 

     - 克林森·穆恩(Chukwudi Iwuji 飾):冷血卻高效的華勒手下。 

     - 利奧塔·阿德巴約(Daniella Brooks 飾):菜鳥探員,實為華勒的養女,負責監視團隊。 

     - 艾蜜莉亞·哈考特和約翰·伊克諾莫斯(Jennifer HollandSteve Agee 飾):可靠的同伴

     - 義警(Freddie Stroma 飾):自以為是超級英雄的瘋子,笑點擔當。  

     - 「鷹鷹」:和平使者的寵物,意外成為情感支柱。 

4. 80年代金屬樂與流行文化情懷

  • 經典搖滾配樂:岡恩精選大量80年代金屬樂(如Wig Wam的〈Do You Wanna Taste It〉作為片頭曲),強化角色的懷舊硬漢形象。 
  • 自嘲與致敬並存:影集瘋狂吐槽DC宇宙(如「為什麼蝙蝠俠不殺掉他那些危險的反派害無辜的人被殺?」),同時又認真對待角色的情感發展。

5. 劇情結構:荒謬陰謀下的真摯主題

  • 「蝴蝶外星人」的B級片設定:主線是小隊對抗寄生人類的外星生物「蝴蝶」,看似無厘頭,實則隱喻「被操控的人生」(呼應和平使者被父親洗腦的過去)。 
  • 家庭創傷與身份認同:和平使者與父親(由「水行俠」反派帕特里克·威爾森配音)的對決,探討「暴力是否會遺傳」,結局他親手打破家族枷鎖,極具衝擊力。 


6. 突破超級英雄框架的「R級自由」

  • 髒話、血漿與性玩笑:HBO Max的平臺讓岡恩毫無顧忌,呈現出漫威無法觸及的成人內容(如義警的「自慰俠」梗)。 
  • 「超級英雄也可以很廢」:和平使者不是完美的英雄,他甚至常搞砸任務,但這種「魯蛇感」讓他更貼近現實。 


總結:以「真誠的荒誕」贏得觀眾的心

《和平使者》之所以脫穎而出,在於它不害怕擁抱低俗,卻在惡搞中埋藏深刻角色成長;用金屬樂和暴力包裝一顆溫暖的核心——關於破碎的人如何找到自我價值;及證明「反英雄」比傳統英雄更有故事可挖,尤其當他們被迫面對自己的不堪。 


這部影集成功讓觀眾愛上一個「戴著傻氣頭盔的殺人狂」,並在最後一集為他流淚——這就是詹姆斯·岡恩的魔法,也是DC近年最驚喜的作品之一。

網誌: movies
星際異攻隊3
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.3